东里

葛之漫漫,毋败我垣。河水之清,毋齧我稻田。

余甚劳苦,彼黔不知。余将遂归,其畬其菑。

东里之老,闻余言而嘻。余曰归哉。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夫在田间劳作时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通过“葛之漫漫”、“河水之清”,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农事的繁重与环境的挑战。农夫担忧着篱笆被藤蔓破坏,河流侵蚀稻田,体现了他对土地的悉心照料和对丰收的渴望。

“余甚劳苦,彼黔不知”一句,表达了农夫内心的辛酸与不平,他独自承担着沉重的劳作,而他人却未能理解其中的辛苦。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被社会忽视的现实。

“余将遂归,其畬其菑”则透露出农夫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他希望在劳作之余能有收获,无论是耕种还是收获,都充满了对生活朴素的向往。

“东里之老,闻余言而嘻”中,“嘻”字生动地展现了老者对农夫话语的反应,可能是同情、理解或是对农夫坚韧精神的敬佩,这一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余曰归哉”表达了农夫对结束劳作、回归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萧萧饥马鸣

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

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

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

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

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

形式: 古风

青天有雕鹗

青天有雕鹗,一日飞万里。

横绝四海上,孤兔草间死。

平生精悍姿,垂翅当清秋。

且须养六翮,莫使群鬼愁。

形式: 古风

鲁氏怡云堂

山有云兮为雨滂沱,山有云兮媚汝维何?

山中之人兮和乐而有仪。

余心休休兮媚余匪他,休而有容乎于余寤歌。

形式: 古风

题朱泽民画

鼌余升兮良常之颠,暮栖余兮良常之下。

谓良为常兮谁哉暴者?余守余箧,毋侈其胠。

箧中之藏,孔子之书。谓尧汤贤,谓商辛愚。

孰憎是言,我复其馀。孰好之者,往馈一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