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夏纪异诗五章(其五)

龙门纪脂夜,物紊成?端。莘莘复纵纵,蔓及吴楚间。

焚灼白骨枯,生人面含酸。

仰戴虽盛旸,扪心如冽寒。

七年困兵革,势已嗟大难。

金天方折弧,赤眚复为患。

相期共修警,剂化使善完。

星云烂景卿,邪祲胡由干?

神鸦飞满郊,日晡雨潸潸。

痛扫魃气澄,共夺飘魂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末时期的一场旱灾,诗人姚燮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灾情的严重与社会的动荡。首句“龙门纪脂夜”以夸张的手法,暗示灾难降临的夜晚,仿佛是历史的转折点。接着,“物紊成?端”、“莘莘复纵纵”等词句,形象地描绘出灾害蔓延的景象,从龙门扩展至吴楚之间,影响广泛。

“焚灼白骨枯,生人面含酸”两句,直接揭示了旱灾带来的惨烈后果——土地干涸,生命凋零,人们饱受痛苦。而“仰戴虽盛旸,扪心如冽寒”则通过对比,表达了民众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内心的寒冷,即使阳光普照,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恐惧和绝望。

“七年困兵革,势已嗟大难”指出长时间的战乱与旱灾交织,使得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接下来,“金天方折弧,赤眚复为患”描述了天象异常,预示着更大的灾祸即将来临,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相期共修警,剂化使善完”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灾难的期待,以及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向往。“星云烂景卿,邪祲胡由干?”则以自然现象反问,暗指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联系,引发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最后,“神鸦飞满郊,日晡雨潸潸”描绘了乌鸦在郊外飞翔,傍晚时分下起了雨,象征着希望的降临。而“痛扫魃气澄,共夺飘魂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消除灾难、恢复和平与秩序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为汤淮题梦亲图

死别已可悲,死不得送心益摧。

死不得送死为父,此恨终身万难补。

汤君补以图,欲留死父生魂俱。

父魂在旁君不见,梦与魂通隔一线。

梦逢死父犹父生,若父未老君尚婴。

梦牵父衣抱父膝,梦有笑声无泪血。

醒时有泪无笑声,知父已死身独生。

父死身生身亦死,死里留生馀一纸。

君父之貌髯而癯,旁图君貌清且腴。

君今亦癯髯欲缟,览镜应疑父颜肖。

愿君保此躯千金,以安生身安死心。

死心为魂生身魄,以魄存魂两无隔。

见父在梦有醒时,存父在心父有依。

君心无父何藉梦,君心有父梦益恸。

作图纪梦心摧凄,但求长夜鸡无啼,时时梦亲亲不离。

形式: 古风

自题四明山采药图二章(其一)

蹑梦空空到发巅,洪荒日月自成年。

悔争微饱凭烟火,苦索新诗媚石泉。

善想早坚堪仆虎,俗缘渐谢愿师仙。

遥知一股潺湲水,灌满徐凫万顷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题四明山采药图二章(其二)

天门雷哑劫狐逃,诛戮三姑仗寸刀。

蜕梦入山谁恋魄,托灵在世抵吹毛。

丹炉有药铅终伪,蠛翼非鹏想独高。

他日云衢梯有进,挈提五岳当儿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饮试剑阁醉后调主人吴国学羹尧(其一)

大泽龙蛇息战争,蠛蠓如雨扫薨薨。

最高帘幕初停酒,落日苍黄树满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