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元皎因病

此僧迷友著,因病得寻师。

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

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

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位僧人因病而迷失了朋友的踪迹,于是去寻找导师。
他们谈论着山中的种种事情,直到月上梢头才准备回家。
高大的松树连接着寺庙的倒影,低矮的竹子伸进窗户的缝隙。
在闲暇时,他回忆起通往草堂的小路,却没想到会在此相遇,这不是事先约定的。

注释

迷友:迷失朋友。
病:疾病。
寻师:寻找导师或指引。
话尽:交谈完毕。
山中事:山中的见闻或经历。
月上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高松:高大的松树。
寺影:寺庙的倒影。
亚竹:低矮的竹子。
窗枝:窗户边的竹枝。
闲忆:闲暇时回忆。
草堂路:通往草堂的小路。
非素期:没有预先约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因病而去寻找一位名叫元皎的僧人的情景。诗中通过“话尽山中事”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闲适,同时也透露出寻访之行的艰辛与不易。"归当月上时"则是描绘出行的时间,夜色渐浓,明月高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

“高松连寺影”和“亚竹入窗枝”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僧人所居之地的清幽与和谐。高大的松树投映在寺院之上,而细长的竹枝则轻柔地伸入窗内,这些都是诗人用来烘托出一种超然世外、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闲忆草堂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那条通向僧人居所的小径的怀念。最后,“相逢非素期”则是说在这寻访之中,与元皎和尚的偶遇,并非预先安排,这种不期而遇的温馨,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间温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9)

杨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思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

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

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

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别谪者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

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

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

不须祠楚相,臣节转堪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直禁省

宵直丹宫近,风传碧树凉。

漏稀银箭滴,月度网轩光。

凤诏裁多暇,兰灯梦更长。

此时颜范贵,十步旧连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泊渭津

飘飘东去客,一宿渭城边。

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

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