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六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

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

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

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

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闲隙。

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宫的官员生活宁静,而赤县的事务繁忙繁杂。
一会儿清闲一会儿忙碌,行动之间隔了很长时间。
许久没有举杯畅饮,白天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
想到这些心中不禁犹豫,悄然而生不快的情绪。
并非没有老朋友,长久分别后有的关系已改变。
也有新的交往,相见时多了些客套礼节。
只有你和我的情谊,坚固持久如同金石一般。
更何况人到中老年,人们更加看重亲戚之情。
聚会稀少时间紧迫,这真是令人遗憾的事。
几次欢笑开口,转眼间就胡子变白了。
公务繁重如同驾车的缰绳,整天没有空闲的时刻。
还希望能趁夜色而来,安静地共度一个夜晚。

注释

青宫:古代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官员的居所。
赤县:古称中国,这里指京城或繁华之地。
鞅掌:形容政务繁忙,如同牵马驾车的缰绳一样忙碌。
静言:平静地说,深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彼此关怀的复杂心境。首句“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淡然与忙碌之间的情感反差,"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则写出了生活中的忙闲交替和时间的流逝。接着,“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无奈的对比。

中间部分“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旧友而产生的心绪不宁。随后,“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写出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新知己的接纳,但这些都未能缓解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最后,“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位特定朋友情谊的珍视,这份情谊如同金石般坚固不移。接下来,“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则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长久相守的遗憾。

末尾部分“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闲隙”写出了诗人在忙碌中偶尔露出的笑容和白发的来临,以及官场生活的劳累与无暇。最后,“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能有机会共同度过宁静夜晚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面对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时的心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寄皇甫宾客

名利既两忘,形体方自遂。

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睡足斗擞衣,闲步中庭地。

食饱摩挲腹,心头无一事。

除却玄晏翁,何人知此味。

形式: 古风

寄唐生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议。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形式: 古风

寄崔少监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形式: 古风

寄庾侍郎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

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

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

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

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

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