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当年仕宦忘其卑,朝出饮酒夜赋诗。

伊川嵩室恣游览,烂熳遍历焉有遗。

是时交朋最为盛,连值三相更保釐。

谢公主盟文变古,欧阳才大何可涯。

我于其间不量力,岂异鹏抟蒿鴳随。

见君弟兄入太学,俊誉籍籍闻一时。

而今两鬓各已白,偶因赠酬言及斯。

升沉是非休要问,百岁欢乐谁能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当年做官忘记了自身的低微,早晨出去饮酒晚上吟诗作赋。
在伊水和嵩山间随意游赏,美景尽览无遗。
那时朋友众多,接连三位宰相相继辅佐朝政。
谢公的盟誓文章古朴新颖,欧阳修才华横溢无边无际。
我在其中不自量力,如同大鹏展翅与小鸟飞翔相比。
看见你兄弟俩进入太学,声名显赫一时传扬。
如今我们都已两鬓斑白,偶然提及此事才又提起。
不要再去追问地位升降的是非,百年快乐又有谁能预料呢。

注释

仕宦:做官。
卑:低微。
伊川:伊水。
嵩室:嵩山。
连值:连续。
保釐:辅佐。
公主盟:谢公的盟誓。
文变古:文章新颖。
欧阳才大:欧阳修才华出众。
涯:边际。
鹏抟:大鹏展翅。
蒿鴳:小鸟。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俊誉:美好的声誉。
偶因:偶然。
升沉:升迁沉沦。
休要问:不必问。
欢乐:快乐。
期:预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通过对往昔仕途生涯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当年仕宦忘其卑”展现了诗人年轻时投身仕途的豪情,接着描述了与朋友畅游名胜、饮酒赋诗的逍遥生活,体现了士人的风雅情趣。诗人提到当时的交游甚广,且有才华横溢的朋友如谢公、欧阳修等人。

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中“不量力”,暗示了对自己能力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看到王安之兄弟进入太学,名声显赫,诗人不禁感慨岁月如梭,自己与友人已两鬓斑白。最后两句“升沉是非休要问,百岁欢乐谁能期”劝诫世人不必过于执着于地位升降,珍惜眼前人世间的快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与豁达。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谢副閤寄新酒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

小槽酒熟玻瓈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兴通,古城何额额。

邀射弓钧开,破的剪羽白。

助中声喧呼,不觉屡倾帻。

醉惊一发功,谁许百金易。

非等将帅能,聊将宾友适。

中酒作暴谑,心亲语多剧。

吾侪固不羁,安可限常格。

去忌无俗流,起酌惊臧获。

八龙观诸韩,头角相戢迫。

参差玉峰前,爱慕不知夕。

谁嗟短景移,能使吝情释。

为贺主人翁,贤甥无久隔。

此会举世稀,频频奚所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狂风暴雨已频过,近水棠梨著未多。

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

闲牵白日游丝飏,细蓦黄金舞带拖。

小苑芳菲花斗蕊,华堂嘲哳燕争窠。

西州骏马头如剥,南国佳人颈似瑳。

结客追随倾画榼,分朋游乐藉青莎。

鞦韆竞打遗钿翠,芍药将开剪缬罗。

我病乞求新火炙,无心更听竹枝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依韵和酬太师相公

相国推心本至平,欲使萧艾作兰馨。

孤根易变终微贱,美泽难沾漫晦冥。

楚客尝闻纫若若,王孙谁复顾青青。

东风已与生成足,不敢希蓂在帝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