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上人见赠(其一)

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

此境只曾支遁赏,剡溪今始得汤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西湖的梅花散发着幽幽香气,轻轻飘浮在空中,锡杖僧人飞跃过沃洲。
期待重逢时,人事已非,时光不再停留,河水却依然流淌。
夕阳染红了天边的青山,暮色中,白鸟在烟雾中停留不走。
这样的美景只有支遁曾经欣赏过,如今剡溪才又迎来了汤休的品味。

注释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梅蕊:梅花的花蕊,指梅花盛开。
锡杖:僧人的手杖,通常由锡制成。
凌空:飞越空中。
沃洲:古代名山,位于浙江绍兴。
后会:再次相会。
颓光:落日余晖。
不驻:不再停留。
争流:争相流淌。
天际:天边。
青山:青翠的山峰。
暝色:傍晚的昏暗色彩。
白鸟:白色的鸟。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
赏:欣赏。
剡溪:浙江嵊州的一条溪流。
汤休:另一位诗人,与支遁一样有隐逸之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春日游赏的图景。"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两句,通过对西湖上漂浮的梅花和行走在水面上的舟船形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在春天游览西湖时的美好感受。梅蕊暗香不仅是对梅花芬芳的描绘,也象征着高洁脱俗的情操;锡杖凌空则展现了舟船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后会”指的是将来再次相遇或游览的场景,“人更老”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变化;而“颓光不驻水争流”则是用水流不息比喻时光的飞逝,表达了诗人对珍惜光阴、把握当下的叮咛。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西湖的景致。夕阳映照下,远处的青山显现;而“暝色”指的是夜幕降临前的那段时间,“烟中白鸟留”则是描写了在朦胧的暮色中,有白鸟停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此境只曾支遁赏,剡溪今始得汤休"表明诗人对这片美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欣赏。"此境"指的是西湖的美丽风光,而“支遁”则是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剡溪今始得汤休"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此次在剡溪获得了一份难得的安宁和放松。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颇具哲理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德麟

故国春浓懒纵观,强寻幽境步蹒跚。

风酣蕙草清香煖,烟湿杏花红粉寒。

但觉时光自催换,可怜人事几悲酸。

百年未必长于梦,虚作邯郸枕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夜坐

夜久灯花自吐红,岁华已尽尚飘蓬。

身游百越风波外,路入千山雨雪中。

失马旧知无得丧,拂龟那更问穷通。

懒将今古从头数,几度邯郸梦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定光院

兵戈几载剧波翻,去住优游僧自閒。

已熟机缘到真际,久将生死断人寰。

沙明寒水月窥涧,露湿晓烟秋在山。

一佛镜中那是别,孤云不离乱峰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