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

老僧日起迎游客,引路烹茶总热忙。

似觉山犹疲应接,如何寺却号清凉。

堤笼杨柳烟含雾,井落胭脂夜有香。

寂寞繁华难作解,好将此义学参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繁华对比,以及寺中僧侣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首句“老僧日起迎游客,引路烹茶总热忙”,描绘了清晨时分,老僧迎接游客的情景,他们不仅引导游客游览,还热情地为他们准备茶水,忙碌而温馨。这既体现了僧侣们的待客之道,也反映了寺庙作为社会交往场所的功能。

接着,“似觉山犹疲应接,如何寺却号清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疲惫之感,反衬出寺庙的清静与凉爽。这里不仅赞美了寺庙的环境,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所具有的避世与心灵净化的作用。

“堤笼杨柳烟含雾,井落胭脂夜有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杨柳依依,烟雾缭绕,夜晚的井边似乎飘散着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与寺庙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营造的宁静氛围。

最后,“寂寞繁华难作解,好将此义学参方”表达了对寺庙生活独特魅力的思考。繁华与寂寞看似矛盾,但在寺庙中却能和谐共存,诗人鼓励读者深入理解这种生活的意义,并从中学习到生活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作为精神避所的独特魅力,以及僧侣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本质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瓦官寺

临仿从来有,瓦官寺也同。

僧知争旧迹,佛怪有离宫。

就宿云移北,随缘月照东。

诸贤如尚在,诣讲定何从。

形式: 五言律诗

冶城

访古冶城地,朝天故此宫。

廊回斜落月,钟老咽凄风。

地换兴亡后,人归代谢中。

情多终是累,凭吊意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纱帽岩

书报山灵竖一衔,来游何必卸朝衫。

如今山也贪簪冕,新样乌纱罩作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断蛇沟

赤帝子,带醉归,酒气如虹剑光挥。

蛇神血溅妖妪啼,夜半捣药声鸣悲。

祖龙死,楚骓彝,大风歌喜羽觞飞。

汉高长技烹走狗,何不将来断牝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