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书忆昔献贤能,姓字曾叨天府登。
阙里抠衣欣附凤,云程敛翼愧飞鹏。
流年自信一弹指,末路谁怜三折肱。
若见金昆问消息,为言霜鬓已鬅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通过对昔日乡试中荐举贤能之人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乡书忆昔献贤能"一句,开篇便以乡试为背景,回忆起过去那些被推举为贤能之士,设定了诗歌的基调。接着"姓字曾叨天府登",则进一步描绘出这些人在朝廷中的辉煌成就。
然而,从第三句开始,情感的色彩变得复杂起来:"阙里抠衣欣附凤,云程敛翼愧飞鹏"。这里通过“阙”和“云程”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曾经辉煌人物现状的关切与自我反省。他们如今或许已不再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甚至可能已经黯然失色。
"流年自信一弹指,末路谁怜三折肱"则显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里“流年”二字,意味着岁月匆匆,而“末路”更是表达了对未来渺茫无望之情。
最后两句"若见金昆问消息,為言霜鬓已鬅鬙"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通过设想与金陵的傅漕余预乡荐时的交流,表达了对身处末路之人的关怀,以及自己头发斑白、年华老去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感慨的佳作。通过对昔日乡试中荐举贤能之人的回忆,抒发了个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详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自昔谋猷资启沃,于今军国欠平章。
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五云楼阁武昌宫,曾挫曹瞒百万雄。
今古兴亡付流水,江山弹压赖元戎。
折冲尊俎笑谈里,极目关河指顾中。
准拟明年会京洛,为君沽酒醉春风。
江湖畴昔受恩深,岁晚漂流伤客心。
雨楫风帆倦行役,雪车冰柱少知音。
价高肯羡连城璧,才谫难希谀墓金。
但得扁舟从此去,成亏宁复问昭琴。
貔虎云屯细柳营,旌旗号令转精明。
人言郤縠诗书帅,自有孙卿仁义兵。
关塞金汤今奠枕,江淮草木旧知名。
家声凛凛汉人杰,看取筹帷功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