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一位道者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和超脱世俗的哲思。"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表达了两位修行者在山中偶遇,但今日必须再次告别的情境,给人一种无常感和淡淡的悲凉。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这里的“无挂”意味着心无牵挂,而“万里”则是空间距离的极致延伸,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广阔和深远。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一句,通过“绝烟火”形容山中自然环境的清寂与孤冷,反衬出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与人交谈,都是关于过去的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折射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表明这次出行,没有门下弟子陪伴,只有忠诚的白犬随行,这不仅是对孤独旅途的写照,更凸显了诗人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以及与自然世界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贾岛在此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道法修持的理解,以及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
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
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
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
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江山事若谙,那肯滞云南。
草色分危磴,杉阴近古潭。
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
吾自疑双鬓,相逢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