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行

读书不能遂吾志,属文不能尽吾才。

远游方乐归太早,大药未就老已催。

结庐城南十里近,柴门正对湖山开。

有时野行桑下宿,亦或恸哭中途回。

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

紫驼之峰玄熊掌,不如饭豆羹芋魁。

腰间累累六相印,不如高卧鼻息轰春雷。

安得宝瑟五十弦,为我写尽无穷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读书无法满足我的志向,写作也无法完全展现我的才能。
远方旅行的乐趣在于能早些归来,但大事业未竟,岁月却催人老。
我在城南建了座小屋,柴门正对着湖光山色。
有时在桑树下野外过夜,有时悲伤中半途返回。
檀公的智谋虽多如三十六策,却比不上一篇《归去来兮辞》。
珍贵的驼峰和熊掌,都不及一碗豆羹和芋头的美味。
腰上挂满了六颗相印,却不如舒舒服服地躺着,让春雷声伴我入眠。
如何能得到五十弦的宝瑟,为我弹奏出无尽的哀伤。

注释

遂:实现。
属文:撰写文章。
远游:远行。
大药:比喻未完成的大事业。
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归隐之意。
紫驼:古代珍稀食物。
腰间累累:形容官印众多。
高卧:悠闲躺卧。
宝瑟:珍贵的乐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悲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读书不能遂吾志,属文不能尽吾才”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读书和写作都不能满足他的才能。接着,“远游方乐归太早,大药未就老已催”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长生不老药的渴望。

“结庐城南十里近,柴门正对湖山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环境清幽,贴近自然。他有时在野外过夜,有时在路上悲伤地返回,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借用檀道济的故事,表达对官场勾心斗角的厌倦,宁愿回归田园。

“紫驼之峰玄熊掌,不如饭豆羹芋魁”以美食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物质享受远不如精神满足。“腰间累累六相印,不如高卧鼻息轰春雷”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权力地位的轻视,宁愿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最后两句“安得宝瑟五十弦,为我写尽无穷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希望有一把能弹奏出无限哀思的宝瑟,将他的情感倾诉出来。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矛盾而坚定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插花

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

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

今年病止酒,虚负菊花时。

早梅行可探,家酝绿满卮。

君不强一醉,岁月复推移。

新诗亦当赋,勿计字倾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散怀二首(其一)

东行西行一日过,深酌浅酌万事休。

亦知衣食将不继,老甚安能怀百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晴和出游湖山间

日出气稍和,呼船渡烟津。

微风西南来,水面生鱼鳞。

适此一日佳,聊娱百年身。

捋须俯船舷,一笑彼何人。

闰馀春事早,已觉阳和新。

梅花处处开,幽香袭衣巾。

久病喜我出,问讯倾乡邻。

舟回不须速,看涌白玉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晴窗读书自勉

今日雪始晴,绕舍鸟乌乐。

老来少睡眠,虽病亦早作。

岂无案上书,可与共寂寞。

弦歌始风雅,次第窥灏噩。

高明仰河汉,曲折穷脉络。

唐虞诚未远,洙泗亦如昨。

委佩闻都俞,避席承博约。

膏肓幸施砭,幽閟欣纳钥。

天全鲁壁藏,不堕秦火虐。

吾生百世馀,其敢负所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