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约之舅

叹息无钱归买山,驾言渺渺不知还。

为家百亩未为泰,何事一生长苦悭。

我漫参军作蛮语,公能诗赋动江关。

固穷似舅诗难敌,不待床分上下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感叹没有钱财去买山,驾车出行遥遥不知返。
拥有百亩田地还不算富足,为何一生总为贫困所困。
我随意地学习当地方言,你的诗歌才华震动了江关。
你固守清贫的诗才无人能敌,无需等到分床而居的境地。

注释

叹息:表示遗憾或感慨。
买山:购置山林以隐居。
渺渺: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情迷茫。
泰:安定、富足。
悭:吝啬、贫穷。
参军:学习当地语言。
蛮语:指地方方言。
诗赋:诗词创作。
江关:江边的关隘,代指广大地区。
固穷:坚守贫困。
床分上下间:分床而居,比喻生活条件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别约之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叹和对舅父的敬仰之情。首句“叹息无钱归买山”揭示了诗人经济上的困境,他渴望回归自然但苦于囊中羞涩。接着,“驾言渺渺不知还”描绘出诗人内心迷茫,不知何时才能摆脱困境。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拥有百亩田产,但仍觉得不够富裕,“为家百亩未为泰”,暗示他对财富的追求并未满足。他自嘲地说自己只会说些“蛮语”(可能指方言或粗俗的语言),与舅父的才情相比,“公能诗赋动江关”,舅父的诗歌才华令江关之人皆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固穷似舅诗难敌,不待床分上下间”赞美舅父即使在困厄中仍保持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歌才华超越了物质的贫乏,使得“床分上下”(可能指贫富差距)在他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无奈,也表达了对舅父才情的钦佩。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别齐之

新月净林木,微风动菰蒲。

客子不能寐,拊身念艰虞。

忽思骑鲸翁,已去不可呼。

乐哉今夕境,忍令堕空虚。

南都李文学,豪气老不除。

将为章江行,值我彭蠡湖。

一见如平生,健论真起予。

座间诵新作,峥嵘突黄初。

携酒夜过我,烹鸡仍鲙鱼。

快饮不记盏,耳热歌乌乌。

乘坠俱大谬,醉倒不用扶。

几梦即了我,此身无复馀。

胜践无古今,人事自作疏。

东西南北人,何必怀此都。

明朝两茫茫,危途各崎岖。

语离有遗恨,更起捋君须。

形式: 古风

别季承

兼旬眠食同,慷慨豁心胸。

尚喜斯文在,未忧吾道穷。

鹅湖余旧历,鹫岭子新逢。

四海均同宇,休言两地中。

形式: 五言律诗

别韩尚书

南山之作险以壮,南溪之作閒以放。

流风莫和况当家,南涧先生堪颉颃。

吾州自昔寡所传,一自南渡居群贤。

迩来寂寞谁嗣焉,先生筑屋南山边。

先生事业本廊庙,履声夙已明光到。

阖庐固非避寒暑,大厦万间均覆帱。

我家为庶为清门,早因昭德容攀援。

自期松柏岁寒后,不入桃李春风园。

乡者屡见不一见,何但怀刺亦行卷。

胡为于此不继来,衣食遑遑游苦倦。

扁舟去矣江复湖,可能不一趋庭隅。

吹嘘上天不敢望,赠言于此能无乎。

形式: 古风

即事

秋日胜春句匪誇,信春无赖觉秋佳。

睡馀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

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

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