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晚》由宋代诗人严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到陷入世俗尘埃的失落,再到对春景逝去的感慨,以及梦境中对梅花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首句“向来得意在烟霞”,诗人过去常常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然而,接下来的“失脚黄尘负岁华”一句,转折突兀,暗示诗人因某种原因(可能是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遇)而不得不涉足世俗,失去了往日的闲适与自在,辜负了美好的时光。这种失落感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过却海棠浑不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海棠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其凋谢意味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流逝。诗人“浑不省”即完全未察觉,或许是因为沉浸于现实的无奈,或是对美好事物的忽视,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麻木与迷茫。最后一句“梦中犹自咏梅花”则以梦境中的梅花吟唱收尾,梅花常被视为高洁与坚韧的象征,诗人通过梦境中的自我安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到陷入世俗的挣扎,再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心理历程,深刻揭示了人性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时的复杂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