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偶述

何物能令公喜怒,此中更与我相忘。

久供盆石饶云气,略整瓶花近日光。

万化入机先自定,尺箠取寸亦殊长。

膏肓有病应名懒,海上无劳寄药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静中偶述》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外界事物的超然态度。

首联“何物能令公喜怒,此中更与我相忘。”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世间万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喜怒哀乐的淡然态度,认为在静谧的内心世界里,一切外在的纷扰都与自己无关,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颔联“久供盆石饶云气,略整瓶花近日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静居之所的景象,盆中的石头仿佛蕴含着云雾缭绕的神秘气息,而瓶中的花朵则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颈联“万化入机先自定,尺箠取寸亦殊长。”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宇宙万物的变化比作机器的运作,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无需过分干预。同时,“尺箠取寸”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重视,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从中发现价值和意义。

尾联“膏肓有病应名懒,海上无劳寄药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健康和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如果身体有病痛,应该以“懒”来应对,即顺其自然,不必过度焦虑或寻求药物治疗。这既是对身体健康的淡然态度,也是对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方式去面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静谧中寻找生命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瘿公寓斋与艳秋同饭戏赠二首(其一)

万花敷地久成尘,露颖烟蕤的的新。

末世文章工峭茜,要知薄媚足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瘿公寓斋与艳秋同饭戏赠二首(其二)

敢望清歌佐酒尊,偶观哺馔亦承恩。

从今到处逢人说,一饭真成费讨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消寒诗有跋

惜哉其人美且才,断肠漱玉例堪哀。

太平湖畔丁香树,轻薄为文莫浪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寿节庵师

品目寒松天语忧,遂良须鬓照千秋。

手栽陵树成新荫,想对薰弦散郁忧。

绝世明姿韬未得,中朝儒效仅能收。

七旬太保方承赐,同向耆阴社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