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写怀

绿杨堤转席门通,香散花光隔绣丛。

检尽古方怜病久,题多冷韵笑诗穷。

遥山雨脚经时散,绕屋秋阴向月空。

欲卖旧琴寻钓艇,烟波深处伴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首句“绿杨堤转席门通”,描绘了一幅绿柳环绕、路径通幽的画面,暗示着诗人的居所隐匿于自然之中,与外界保持着一种和谐的距离。接着,“香散花光隔绣丛”一句,通过香气和光影的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隐秘之美。

“检尽古方怜病久,题多冷韵笑诗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疾病长久困扰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状态的自嘲。通过“古方”和“冷韵”的对比,既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也流露出在艺术创作中遇到瓶颈时的无奈与幽默。这种自我反思和情感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富有真实感。

“遥山雨脚经时散,绕屋秋阴向月空。”这两句描绘了远处山峦在雨后逐渐消散的景象,以及屋前秋夜的寂静与月色的空灵。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情感波动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最后,“欲卖旧琴寻钓艇,烟波深处伴蓑翁。”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他打算卖掉旧琴,寻找一艘小船,在烟波浩渺的江河中与渔翁为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愿望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主题。

收录诗词(1)

沈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霜菊卷

江南藕塘涸,黑泥埋刺菱。

芙蓉褪残靥,蒲萄缚乱藤。

亭亭古松盖,岁暮堪作朋。

晚花晚唐诗,许浑与薛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古银槎歌赠荔裳

长安伏日赤如火,曲槛虚亭门不锁。

宋公召我园林游,河朔冰盘浸瓜果。

山雨忽收宾客至,出示酒鎗异恒制。

枯槎怪石坐神仙,周彝汉卣应无二。

元季巧匠朱碧山,市隐皋桥称绝艺。

倪黄山水吴兴书,几与古人争位置。

群贤惊诧手摩挲,神刀鬼斧曾琢磨。

西邮好贮葡萄酒,南海空矜鹦鹉螺。

至正年间遭杀僇,野火烧天烟万斛。

内府珍裘裂雉头,旧家宝瑟焚蛇腹。

独此古物在人间,感慨乾坤同转毂。

秘器偕藏埒球贝,波斯问价昂珠玉。

三百年来贵有徵,请检陶家辍耕录。

亟呼从者倾郫筒,恢拓智勇开心胸。

为庆遭逢落公手,瓷碗况出隗嚣宫。

两美相兼且觞月,干将莫邪亦神物。

枕蛇骑虎安足愁,读罢长歌叹奇绝。

宋公本是神仙才,文笔不役人间来。

何妨跳入银槎里,御风万里游蓬莱。

形式: 古风

邺城引

清漳浊漳注城外,城上愁云大如盖。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

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

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

形式: 古风

沧海行

沧海昼惊街市空,人家大屋火焰红。

逆渠奋臂在仓卒,屠戮命吏如寒虫。

君不见严装夜走沂山脚,胶州金钱恣充橐。

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

沸鼎鱼游何所逃,劲兵压阵如鸿毛。

黄河日落鼓声绝,鲸鲵血赤腥弓刀。

擒魁方略制俄顷,肤功壮气青天高。

可知缚虎势宜亟,追奔月没辕门黑。

俘馘多归淮海营,勾连自绝湖南贼。

深山群盗逋天诛,招徕解散今有无。

后事经营贵全胜,闻有逃兵在襄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