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庾岭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旦念头变得纯洁无暇,身心都达到了无比的清净。
在浩渺的天地之间,只有我是独一无二的正直存在。
今日走在山岭之上,尘世的忧虑与我永别。
神仙轻抚我的头顶,让我从束发起就接受长生不老的恩赐。

注释

一念:一个念头。
失垢污:失去杂质或污秽。
身心:身体和心灵。
洞清净:完全清澈。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
天地间:宇宙之间。
惟我:只有我。
独也正:独一无二的正直。
今日:今天。
岭上行:在山岭上行走。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永相忘:永远忘记。
仙人:神仙。
拊:抚摸。
顶:头顶。
结发:束发之时,指年幼时。
受长生:接受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庾岭行走时的心境与体验。"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顿悟和解脱,仿佛洗涤掉了所有尘世的烦恼,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清洁和纯净。

接下来的"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则展现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与超然感。他似乎与广阔的天地融为一体,而这种孤独并非是孤立无助的感觉,反而是一种达观和自信的表现。

第三句"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表明诗人在这次登山过程中,不仅是在身体上摆脱了尘世的羁绊,更是在精神上与世俗的纷扰彻底告别。这是一种超脱世间烦恼,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最后两句"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则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诗人似乎被赋予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许是被仙人所点化,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接触,更是精神上的洗礼,预示着诗人将获得长生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对大庾岭之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净、超脱和追求永恒生命的愿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一)

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二)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其三)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月华寺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万人采斲富媪泣,祇有金帛资豪奸。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

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

我愿铜山化南亩,烂漫黍麦苏茕鳏。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铛煮饭茅三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