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

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

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

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

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

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

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

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

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

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

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

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

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金履祥所作,名为《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是对郑北山这位历史人物的赞美与追忆。诗中通过对郑北山的描述,展现了他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上的贡献。

诗的开头“北山之高,屹屹南州”描绘了郑北山的地理位置,暗示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北山之英,尔公尔侯”赞美了郑北山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如同公侯一般。以下部分详细描述了郑北山的品质和事迹,如他的才华、气度、公正、坚强,以及在国家安危中的决策和行动。

诗中提到郑北山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他不仅具有军事才能,还善于安抚民众,体现了他的全面能力。然而,诗也提到了郑北山因政治斗争而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他最终流放的命运,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郑北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遗志和名声。诗中充满了对郑北山的敬仰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历史赞歌。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莲塘吴孺人(其二)

题汪功父所藏画卷。

形式:

吉祥草

得名良不恶,潇洒在山房。

生意无休息,存心固久长。

风霜徒自老,蜂蝶为谁忙。

岁晚何人问,山空暮雨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银树道上客怀(其二)

破舆不忍登,恐负看山眼。遥程入荒夐,栈道践?嵼。

蹇载亦徒劳,登顿资笑莞。

气馁不足苏,只得仰酒盏。

暂免极寒侵,围春想歌板。

何当位经纶,尽把凹凸刬。

形式: 古风 押[潸]韵

坐暑病初招汪学老医次招黄平斋两公枘凿之甚病者反取多事而黄终奏药绩因有中秋共醉之约漫述长句

卧病不知暑,况在英溪隅。

入京涉夜航,药物艰所需。

汪公业于医,其实真癯儒。

医故不违理,非但以理拘。

览镜面百皱,半月怯步趋。

积忧那得解,肌瘠徒长吁。

兹晨近秋中,疲惫凭杖扶。

忽枉黄公驾,慰此困枥驹。

指我伛偻形,旦暮耽书劬。

病源肇于心,證与芝术殊。

所嗟露电如,满岁罹艰虞。

寒暑复见寇,阎浮可久图。

行止任天造,其或诮以迂。

凉轩聆欬唾,眷眷非世娱。

浮荣信飘风,况复假合躯。

堕落焦熬坑,难炼六一炉。

感公致汤馈,瀹盏浮雪腴。

仙传起死剂,顿醒爪发枯。

西风捲茅屋,篝灯竹窗孤。

蔬肠转阳脉,趣向归酒壶。

谁传病退舍,可奈流俗徒。

汪黄信可人,彼此皆枌榆。

往缔中秋盟,未卜月有无。

因拈二公姓,激我怀东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