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苍凉之美。黄河,在遥远的地方消失在白云之间,给人一种无尽的延伸感。而“一片孤城万仞山”则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边塞城堡的孤独与险峻。"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羌笛”即古代羌族的乐器,其音调悲凉而又颇具民族特色,而“不怨杨柳”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无奈,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这里却是春风不能通过玉门关,这里暗含了边塞地区春天来得晚、气候严酷的特点。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边塞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
不详
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汉族。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莫惊此地逢春早,祗为长安近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