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秋日(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倦游非一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涯的疲惫与不满。接着,“乘兴复三秦”一句,似乎在描述诗人离开官场后,重新找回了内心的激情与活力,前往三秦之地,寻求心灵的慰藉。
“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中的虚伪与压力的反感。他觉得身体的疾病和外界的浮名都让他难以承受,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接下来,“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繁琐公务的厌倦以及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他觉得无法忍受文书工作的沉闷,也不知如何在尘世中保持自我。
最后,“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一句,可能是在描绘诗人辞官归隐时的情景,或是对一位老臣的赞颂,暗示诗人对于能够像这位老臣一样,远离官场,过上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