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仲喜雨二首(其一)

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自契犠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捲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银河哀叹坠入幽暗,美德之言如雷震动群灵。
上天心意自在,以牺牲祈求,农夫先闻到五谷的香气。
卷起帘幕,西山增添了凉爽气息,流水漫过南边的浅滩。
这篇诗作如同苏东坡的佳作传承,北榭如今成为迎接喜雨的亭子。

注释

云汉:银河,指天河。
杳冥:幽深、昏暗。
德音:美德的声音,比喻美好的教诲。
田畯:古代管理农事的官员,或农夫。
黍稷:泛指五谷,象征丰年和农业。
帘捲:卷起帘幕。
爽气:清凉的气息。
南涧:南方的溪流。
嗣:继承,延续。
东坡记:指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等作品。
北榭:北方的楼阁。
喜雨亭:用来庆祝雨水丰沛的亭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带来的清新气象和丰收的期待。首句"云汉吁嗟堕杳冥"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叹息着坠入幽深,暗含雨势之大。"德音雷动走群灵"则以雷声比喻上天的恩惠,象征着雨的到来触动了万物。

"天心自契牺牲祷"表达对上天诚挚的祈求和祭祀,显示出人们对雨水的敬畏与感激。"田畯先闻黍稷馨"进一步强调农民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因为谷物的香气预示着丰年将至。

"帘捲西山增爽气"写雨后的凉爽气息透过窗帘飘进屋内,给人带来舒适感。"水通南涧漫平汀"描绘了雨水滋润了干涸的河床,水面漫过滩涂,景色宜人。

最后两句"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诗人以苏轼的文笔为榜样,赞美这场雨带来的喜悦,并设想为此建一座"喜雨亭",以纪念这一美好的时刻。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事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信仲喜雨二首(其二)

天公知我亦顽冥,不许山川借宠灵。

何事民谣为膏泽,祇因君德荐明馨。

楩楠未厌云迷谷,鸥鹭初便水满汀。

试揽秋光澄北榭,千峰争翠岌岩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宣风寺壁间韵

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彦冲云际院留题

久闻幽寺渺云间,且向新诗见一斑。

不羡宝华承白足,最怜澄水漾秋山。

飞车要度重重岭,系艇还思浅浅湾。

弹指大千何远近,却将游想付无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彦冲茉莉二首(其二)

谪堕天仙子,生憎袨服妆。

华云油泼碧,花雪麝开香。

晒喜金鸦热,洗宜玉井凉。

芳根如可乞,携取诧娥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