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名为《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佳节与诗的契合,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冷署栖迟意不违”,透露出诗人身处清寒官署中的闲适与淡泊心境,虽处逆境,但心志不改。接着,“更逢佳节与诗宜”一句,点明了节日与诗歌创作的和谐相融,增添了诗的意境。
“斗星错落惊新赋,风雨萧疏忆故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新作的惊喜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斗星的错落,暗示着新作的创新与独特;风雨的萧疏,则勾勒出对旧时温馨场景的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深沉的韵味。
“吟罢襟怀还自放,狂来鬓发岂羞吹”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状态。在诗歌创作后,他仿佛释放了内心的束缚,变得更为自由洒脱;即使在狂风中,也不屑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风采。
最后,“登高有约成虚负,独傍孤灯却语谁”两句,表达了诗人未能如愿登高聚会的遗憾,只能独自在孤灯下抒发情感。这一情境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