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二首(其一)

李侯世名仕,誉重才德优。

清白树嘉政,藉藉载歌讴。

夫何挽尘鞅,幽幽滞南州。

游魂未能归,永怀故园丘。

孤云落日淡,惊涛大江秋。

匪以见者悲,抑为闻者愁。

我亦陟岵子,忽觉涕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李侯是世间闻名的官员,名声与才能品德备受推崇。
他以清廉公正树立了美好的政绩,人们纷纷歌颂他的事迹。
为何他要陷入世俗的困扰,在这南方默默困顿。
他的游魂无法回归,心中永远怀念故乡的山丘。
孤零的云彩伴着夕阳,秋日的大江上波涛汹涌。
这并非亲眼所见的悲伤,而是听到此事也让人忧愁。
我如同那登高眺望的孩子,突然间泪水涌流。

注释

李侯:指代李姓的官员。
仕:官职。
誉重:名声大。
才德优:才能和品德优秀。
清白:廉洁。
嘉政:良好政绩。
藉藉:形容声名显赫。
歌讴:歌唱赞美。
尘鞅:世俗的困扰。
滞:停留。
南州:南方。
游魂:比喻漂泊的灵魂。
归:回归。
故园丘:故乡的山丘。
孤云落日:孤独的云彩和落日。
淡:清淡。
惊涛:汹涌的波涛。
匪以:不是因为。
见者:看到的人。
悲:悲伤。
抑:更。
闻者:听到的人。
愁:忧虑。
陟岵子:登高眺望的孩子, 比喻思念家乡的人。
涕泪流: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李侯二首(其一)》。诗中,诗人赞扬了李侯作为名仕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他的清廉政治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和歌唱。然而,李侯却遭遇困境,困滞在南方,其游魂未能归乡,让诗人深感哀伤。

诗人通过描绘孤云落日和大江秋涛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李侯境遇的同情和对故园的深深怀念。他感慨道,自己的心情并非因目睹此景而悲伤,而是因为听到李侯的不幸而感到愁苦。最后,诗人自比为陟岵子,即远行在外的游子,表达了自己对李侯的共鸣,以及此刻涌上心头的涕泪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侯二首(其二)

李君潇洒姿,沦落在羁旅。

相见无长言,潸然泪如雨。

一身顾何为,七丧未能举。

江山隔中州,遥遥望乡土。

岂以途路艰,所值时节迕。

乌鸟有私情,而人复何处?

行行望苍天,那知此情苦。

郭范久不作,此义孰为补?

形式: 古风

村田乐祭社图

春风吹晴杏花雨,东村西村鸣社鼓。

长旂翩翩导前路,乐舞于于成队伍。

冠带郎君颜貌古,插竹簪花相媚妩。

可是平生惯尘土,不学时人觑面目。

髦髦童儿亦覶缕,骑牛老儿妄伛偻。

桑柘影斜山日暮,醉饱归来同笑语。

田家之乐乐如许,正是太平无事处。

孰知异世多官府,村乐荒凉无此举。

大家役役如征戍,小家戚戚驱儿女。

白日康庄猰㺄多,黔黎尽作逃亡户。

云林丛社能识取,抚绥宁信巅崖苦。

按图阅景自凄楚,谁是龚黄谁卓鲁?

形式: 古风

芙蓉山雉图

锦屏重重锦官宫,锦官宫苑多芙蓉。

芙蓉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

秋风吹凉渡江浒,江上月明人笑语。

举头无限是青山,富贵繁华定何许?

风云变灭事已非,西宫南苑殊曩时。

荒台野草气惨惨,翠筠冷雨秋离离。

日暮萧声动霄汉,山鸡起舞云零乱。

孤怀回首不胜情,对酒令人发长叹。

形式: 古风

芦花道人换被图

高昌野人见几早,发须不待秋风老。

脱身放浪烟水间,富贵功名尽除扫。

坐对渔翁交有道,青绫何似芦花好?

从时拜赐芦花人,自云不让今古贫。

高眠听梦梦更真,白月满船云满身。

起来拍手波粼粼,欸乃撼动人间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