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佥宪题画松

九疑山中十八公,元气结聚非人工。

精求本许周庙致,偶遇不受秦人封。

寒来暑往年华暮,酷月蒸林雪围布。

柔芳弱蔓几枯荣,老干槎牙只如故。

东风吹和春雨零,萋迷碧草连根青。

野猿林鹤相对晚,时有山人寻茯苓。

东阁同心美如玉,音信寥寥渭如澳。

金粉香飘花上黄,虬须紫簇枝间绿。

采花酿酒枝插头,仰援紫藟俯碧流。

盘根错节终不试,犹胜野断横中沟。

枝头满,酒盈瓮,为君起舞冈陵颂。

造化生材会有期,莫入丁生醉时梦。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生命力。开篇“九疑山中十八公”,以神话般的九疑山和传说中的十八位仙人引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元气结聚非人工”点明了自然之美的不可复制性,强调了大自然本身的神奇与伟大。

“精求本许周庙致,偶遇不受秦人封”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松树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松树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不受外力影响,保持其自然本色。

“寒来暑往年华暮,酷月蒸林雪围布”描绘了松树在四季变换中的顽强生长,无论严寒酷暑,都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柔芳弱蔓几枯荣,老干槎牙只如故”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生命力的持久与稳定。

“东风吹和春雨零,萋迷碧草连根青”转而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春风细雨滋润着大地,碧草连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野猿林鹤相对晚,时有山人寻茯苓”则以动物与人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

“东阁同心美如玉,音信寥寥渭如澳”可能是指松树下的人们相聚的温馨场景,虽然音信稀少,但情感深厚,如同玉石般珍贵。接下来的几句“金粉香飘花上黄,虬须紫簇枝间绿”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松树在春日里的美丽与活力。

“采花酿酒枝插头,仰援紫藟俯碧流”描述了人们利用松树的资源,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展现了生活的智慧与乐趣。“盘根错节终不试,犹胜野断横中沟”则以松树的根系复杂而不易被外界干扰,象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枝头满,酒盈瓮,为君起舞冈陵颂”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之情,希望以此歌颂松树的美德。“造化生材会有期,莫入丁生醉时梦”则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提醒人们不应沉溺于虚幻之中,应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也蕴含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赞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尹编修家山图

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

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

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

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

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

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

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

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

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

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

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

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

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

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送茌平王秀才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

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

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

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

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

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

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

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

形式: 古风

癸卯寓杭戏写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图潦草为婢子所笑因题与女玉祥收为刘氏清话

九月十五住杭州,潇潇风雨生离愁。

閒寻败笔作图画,生纸烂墨伤昏眸。

小鬟立侍笑欲倒,走入幽闺向娘道。

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

空中四鸟飞横斜,笔浓大如赤老鸦。

乌纱素服一閒客,坐看去鸟弹琵琶。

我生不是丹青者,适兴投情恣挥写。

等閒涂抹岂足言,便有旁观说高下。

何况嵇康妙绝伦,清谈旷视能容身。

形式: 古风

胡廷晖院景

游丝落红春赏罢,金屋琼楼敞如画。

乳燕双鸣午梦醒,曲阑半露蔷薇架。

太液池头花正开,水香清逐南薰来。

冰山雪舰无人到,共听朱弦歌阜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