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懿皇后挽歌三首(其一)

二陵恭妇道,六寝盛皇情。

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

幼王亲捧土,爱女复连茔。

东望长如在,谁云向玉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两座陵墓中的恭顺妇人,彰显了皇帝的宏大情感。
活着时的礼仪尊贵无比,死后更受恩宠显赫。
年幼的君王亲手填土,爱女的陵墓相连不断。
向东望去,仿佛她依然在,谁能说她已去了天宫玉京。

注释

二陵:两座陵墓。
恭妇:恭顺的妇人。
六寝:六座寝宫,代指皇家陵寝。
盛皇情:皇帝的深情厚意。
礼逊:礼仪谦逊。
生前贵:活着时地位高贵。
恩追:死后追封的恩典。
殁后荣:死后荣耀。
幼王:年轻的君主。
亲捧土:亲自捧土安葬。
爱女:宠爱的女儿。
连茔:陵墓相连。
东望:向东远望。
长如在:永远似在眼前。
玉京:古代对天宫的称呼,这里指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对已故皇后的哀悼之情,通过描绘古代帝王陵墓的庄严与肃穆气氛,以及皇后生前地位和死后追封的荣耀,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开头“二陵恭妇道,六寝盛皇情”即是通过对先朝陵墓的描写,表现出皇后的德行与皇家的威严相得益彰。

诗中的“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则直接点出了皇后生前的尊贵和死后的隆重追封,这两句既是对皇后生平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地位的肯定。紧接着,“幼王亲捧土,爱女复连茔”展现了皇后与幼小君主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她作为母亲的形象,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后的温柔和母爱。

最后,“东望长如在,谁云向玉京”则是诗人站在陵墓前,远眺皇后安息之地,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思念。这里的“玉京”虽未直接指明,但可以想象是一种超脱尘世、洁净高雅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希望皇后的灵魂能够到达一个安宁美好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陵墓、皇后生平和死后的追思,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作者的哀悼心情和对亡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1)

窦叔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七六九年前后在世)字遗直。(旧唐书作扶风平陵人。此从新唐书) 学识:文学家。家庭出身:官宦之家,同昌司马窦亶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四年前后在世。以工诗称。大历初,登进士第。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为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有《联珠集》行于时。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集七卷,今存诗九首。《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代表作品:《贞懿皇后挽歌》、《夏夜宿表兄话旧》等

  • 籍贯:京兆金城

相关古诗词

贞懿皇后挽歌三首(其二)

后庭攀画柳,上陌咽清笳。

命妇羞蘋叶,都人插柰花。

寿宫星月异,仙路往来赊。

纵有迎仙术,终悲隔绛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过担石湖

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

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

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

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青阳馆望九子山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早朝应制

紫殿俯千官,春松应合欢。

御炉香焰暖,驰道玉声寒。

乳燕翻珠缀,祥乌集露盘。

宫花一万树,不敢举头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