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太守徐彦威》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送别地方长官的场景,充满了对官员品德与政绩的赞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路出都门指八闽”,开篇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方向,暗示了官员即将前往的地方——八闽之地,即福建一带,预示着新职位的开始。接着“送君方值柳条春”一句,以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象,渲染了送别的温馨氛围,同时也寓意着新官上任的生机与希望。
“汉庭循吏推黄霸,颍郡遗民望寇恂”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贤臣黄霸和寇恂的事迹,表达了对被送官员品德和能力的高度评价。黄霸和寇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循吏,他们以清廉、勤政著称,深受百姓爱戴。这里将被送官员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为官的期许。
“雪水满江催画鹢,棠阴夹道引朱轮”描绘了送别时的壮观场面。雪水满江象征着清白与纯洁,画鹢是古代装饰华丽的船,此处借以形容船只的华美,同时暗喻官员的风度与地位。棠阴夹道则象征着官员受到民众的欢迎与尊敬,朱轮代表高官乘坐的车辆,进一步强调了官员的身份与荣耀。
最后,“铨衡考绩论公最,知是专城第一人”总结了对被送官员的评价。铨衡考绩是指通过公正的考核来评定官员的功绩,这里的“公最”意味着在考核中表现最为出色。专城第一人则直接赞扬了官员在治理地方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对其政绩的高度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官员品德、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员的期待与尊重,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