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守徐彦威

路出都门指八闽,送君方值柳条春。

汉庭循吏推黄霸,颍郡遗民望寇恂。

雪水满江催画鹢,棠阴夹道引朱轮。

铨衡考绩论公最,知是专城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送太守徐彦威》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送别地方长官的场景,充满了对官员品德与政绩的赞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路出都门指八闽”,开篇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方向,暗示了官员即将前往的地方——八闽之地,即福建一带,预示着新职位的开始。接着“送君方值柳条春”一句,以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象,渲染了送别的温馨氛围,同时也寓意着新官上任的生机与希望。

“汉庭循吏推黄霸,颍郡遗民望寇恂”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贤臣黄霸和寇恂的事迹,表达了对被送官员品德和能力的高度评价。黄霸和寇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循吏,他们以清廉、勤政著称,深受百姓爱戴。这里将被送官员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为官的期许。

“雪水满江催画鹢,棠阴夹道引朱轮”描绘了送别时的壮观场面。雪水满江象征着清白与纯洁,画鹢是古代装饰华丽的船,此处借以形容船只的华美,同时暗喻官员的风度与地位。棠阴夹道则象征着官员受到民众的欢迎与尊敬,朱轮代表高官乘坐的车辆,进一步强调了官员的身份与荣耀。

最后,“铨衡考绩论公最,知是专城第一人”总结了对被送官员的评价。铨衡考绩是指通过公正的考核来评定官员的功绩,这里的“公最”意味着在考核中表现最为出色。专城第一人则直接赞扬了官员在治理地方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对其政绩的高度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官员品德、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员的期待与尊重,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周文威题菊庭卷

亲王受册镇长城,上将分符总重兵。

仙阙九重颁命出,星轺万里向西行。

药囊旧贮丹经秘,诗卷新承赐翰荣。

什袭珍藏归父隐,虹光夜贯斗牛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夕次苏校书韵

玉树金风晚乍闻,秋光南国未三分。

露凉将拟投班扇,才拙空惭续柳文。

千里忆归吴苑外,频年客计楚江濆。

仙家此去知何处,只隔瀛洲五色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吴侍书省墓

三年染翰值仙闱,新沐天恩请告归。

但使丘原仍似昔,谁论松菊稍云非。

朝衣入里人应羡,白首荣亲古尚稀。

相送不须生别思,春风佳会在金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王孟端侍从北巡予亦将适武清先赋奉饯

子昔朱颜我少年,梁鸿溪上恺周旋。

相逢正喜情如旧,屈指方惊岁屡迁。

行李欲为投北计,束书先上渡江船。

它时重剪西窗烛,应在春风易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