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武王安之寄兔鱼

原上一双兔,河中两尾鱼。

兔皮空被褐,鱼腹不藏书。

长跪置远意,故人情何如。

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疏。

峥嵘岁亦晚,将驾归吾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田野上一对兔子,河中游着两条鱼。
兔子皮虽然穿着粗布衣,鱼腹却无法藏书。
我恭敬地跪拜远方,朋友的情谊如何呢?
这两样生物原本隐藏,谁说捕猎者疏忽了呢?
岁月峥嵘已近年底,我打算驾车回到我的小屋。

注释

原:原上。
一双兔:一对兔子。
褐:粗布衣。
鱼腹:鱼的腹部。
长跪:恭敬地跪拜。
置远意:表达远方的思念。
故人:老朋友。
谁言:谁说。
罝网:捕猎的网。
峥嵘:形容岁月艰难或不平凡。
岁亦晚:年底。
吾庐:我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阳武王安之寄兔鱼》。诗中以双兔和两尾鱼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原上一双兔,河中两尾鱼",形象地描绘了两个独立存在的生物,暗示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联系。"兔皮空被褐,鱼腹不藏书",通过兔子的皮毛和鱼的腹内,寓言性地表达了朋友虽然身处异地,但心意相通,没有世俗的纷扰。"长跪置远意,故人情何如",诗人想象自己向友人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思念,询问对方的情感状况。"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疏",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即使相隔遥远,也如同难以捕捉的兔子和鱼一样紧密相连。最后两句"峥嵘岁亦晚,将驾归吾庐",则流露出诗人希望与友人团聚的愿望,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阳翟县城凝嵩亭

西北望嵩色,忆上大室时。

陟彼已不浅,坐此安能知。

今谁绝壁下,但见前峰危。

正与曩未异,目存迹焉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雨中宿谢胥裴三君书堂

急雨射窗鸣,灯残我正寝。

穴蚓声苦长,流响入孤枕。

众醉如不闻,强聒亦已甚。

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两日苦风思江南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形式: 古风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绝其家持以为岁日辛盘之助余丧偶儿女服未除不作岁因转赠通判通判有诗见答故走笔酬之

剪竹缠金大于掌,红缕龟纹挑作网。

琼酥点出探春诗,玉刻小书题在榜。

名花杂果能眩真,祥兽珍禽得非广。

礧落男儿不足为,女工馀思聊可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