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荅袁明府

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

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山下的孤城,月亮升起得晚
我们本无意长聚,只想共饮一醉

注释

山下:指地势较低的城市。
孤城:孤立无援或人烟稀少的城市。
月上迟:月亮升起来的时间比平时晚。
相留:相互挽留。
一醉:尽情饮酒。
本无期:原本没有约定停留的时间。
明年:来年。
此夕:此时此刻。
游何处:将要去往哪里游玩。
纵有:即使有。
清光:明亮的月光。
知对谁:知道与谁共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对月》。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山下的孤城中与友人相聚饮酒,享受着月光中的美好时光,但心中又不免有所牵挂和无限感慨。

"山下孤城月上迟"这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寞的画面。孤城之下,明月高悬,时间仿佛在这静谧中变得缓慢。

"相留一醉本无期"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他们一起饮酒,不计较时间,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相留”显示出朋友间的情谊和彼此之间的依赖,而“本无期”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态度。

"明年此夕游何处"这一句跳出了当前的场景,诗人开始思考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会在哪里。这里包含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流离感的表达,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

最后一句"纵有清光知对谁"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慨。即使明年仍有美好的月光,但如果没有了共享的人,那份美好又怎能再现呢?这里的“纵有”表达了一种假设,"知对谁"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是对未来孤独状态的一种预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下饮酒的情景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对酒示申屠学士

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

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其一)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再巡道永留别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同赋龙沙墅

回转沙岸近,欹斜林岭重。

因君访遗迹,此日见真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