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鹧鸪天(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日闲适的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花漏声乾月隐墙。琯灰迎晓透新阳。"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晨景,花间滴落的水珠如同自然的时钟,宣告着黎明的到来。月亮渐渐隐藏在墙后,天色逐渐明亮,而琯灰(一种香料)也随着晓光的透射而散发清新。
"物情渐逐云容好,欢意偏随日脚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中积极乐观的情感。物象与云彩相互辉映,呈现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而快乐的心情随着日光的延伸而愈发深长。
"山作鼎,玉为浆。寿杯丛处艳梅妆。"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春日宴饮的情景。山石似鼎,玉液如浆,形象地表达了美酒的甘醇与自然的和谐。寿杯中盛满了美酒,在丛生的梅花下人们尽情享受,这里还融入了对长寿祝愿的意境。
"醉乡路接华胥国,应梦朝天侍赭黄。"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宴饮之后沉浸于美好的幻想之中。他如同进入了一片醉人的仙境,而梦中的自己又似乎能够翱翔到高远的天界,侍奉着那神秘而尊贵的赭黄之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宴饮享乐以及美好幻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闲适生活中的情感流露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