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斋戒月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禦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斋戒,三十天不吃肉食。
感觉身心清爽,起身行动轻盈如飞。
才了解断食之人,身体更为轻便。
起初能摆脱疾病,长久必定如神仙。
像御寇驾驭清风,赤松子游于紫烟之中。
以前怀疑这种说法错误,现在才明白其道理。
如今我已过半百,元气衰退精神不全。
两鬓已生白发,难以弥补三丹田的亏损。
只减少荤腥之味,渐渐结下清净之缘。
放下尘世的纷扰,暂且修养身心,以此度过余生。

注释

仲夏:夏天的中间,指农历五月。
斋戒月:指伊斯兰教的斋月或特定的禁食期。
腥膻:肉类食物,特别是羊肉等有特殊气味的肉。
心骨爽:心情和身体都觉得舒畅。
行起:起身,站起来。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绝粒人:不吃五谷杂粮的人,这里指断食者。
四体:四肢。
禦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善于驾驭风。
泠风:清风,凉风。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紫烟:形容仙境的景象。
谬:错误。
过半百:超过五十岁。
气衰:元气虚弱。
神不全:精神不饱满。
三丹田:道家术语,指人体的三个能量中心。
荤血味:肉类和血液的味道。
清净缘:佛教术语,指与清净的事物结缘。
脱巾:脱下头巾,象征放下世俗事务。
聊以:姑且,用来。
终天年:度过一生,直到去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夏时节进行斋戒修行的体验。"三旬断腥膻"指的是三个月不食肉类,体内的负能量得以净化,心灵和身体都感到清爽。"自觉心骨爽"表达了诗人在斋戒后感受到的心身舒畅。"行起身翩翩"则形容了身体变得轻盈,如同翩翩起舞。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一句,说明了断食的人会感到更加轻松无负担。"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表达了一种信念,即通过斋戒可以摆脱疾病,最终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禦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描绘了仙境的美好景象。诗人对这种说法原本持怀疑态度,但现在亲身体验到了斋戒的益处,所以说"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已经年过半百,精力不如往昔。虽然难以补充先天之气,但通过减少油腥厚味的食物,保持心灵的清净,还可以修养身心,以此度过余生。

这首诗通过对斋戒体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健康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会昌春连宴即事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

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

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

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陌喧金距斗,树动綵绳悬。

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

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

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

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

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

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

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

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

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掷卢誇使气,刻烛斗成篇。

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

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伤杨弘贞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

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

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伤唐衢二首(其一)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

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

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

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

形式: 古风

伤唐衢二首(其二)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

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

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

惟有唐衢见,知我平生志。

一读兴叹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韵,手题远缄寄。

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此人无复见,此诗犹可贵。

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

不知何处葬,欲问先歔欷。

终去哭坟前,还君一掬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