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之五十四。王梵志的诗歌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探讨人生的哲理与社会现象。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的开篇,提出了一种对权力和欺诈的深刻洞察。
“有势不烦意”,意味着拥有权势或力量的人,往往不需要刻意去施展手段,因为他们的地位本身就足以让他人敬畏或屈服。“欺他必自危”则是对这种行为的警示,指出那些通过欺骗或压迫他人来获取利益或维持地位的人,最终会因自己的不正当手段而陷入危险之中。
接下来的“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木里火”可以理解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危机或问题,比喻那些表面上看似稳固的权力或地位背后,其实潜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而“出则自烧伊”则形象地描绘了当这些问题或危机暴露出来时,那些曾经依靠欺骗和压迫来维持权力的人,最终将自食其果,遭受应有的惩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权力滥用和欺诈行为的批判,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呼唤。它提醒人们,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正直和对他人的尊重,而非外在的权势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