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五十六首,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有钱莫掣霍”,意为拥有财富时,切勿挥霍浪费。这不仅是对个人理财的告诫,也暗含着对社会风气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资源,合理消费。
次句“不得是奢华”,紧承上句,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反对过度奢侈的生活方式。在古代社会,奢华往往与道德败坏相联系,诗人在此呼吁人们追求简朴的生活,避免因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陷入困境。
后两句“乡里人儜恶,差科必破家”,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因赋税重压而生活困苦的现实。这里,“儜恶”可能指乡里人因贫困而变得懒惰或行为不端,而“差科”则指的是各种赋税和徭役。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政府征税制度对普通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财富分配不均、政府征税过重等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