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山司警余公海城春意

曾劳弓剑事边尘,复绾铜章领徼巡。

匹马向经吴地雪,一官遥寄越城春。

莺花水镇朝衙静,虾菜江乡夜逻频。

三载铨闱应不负,定知霄汉沐恩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松山司警余公海城春意》描绘了一位曾在边疆征战,后来转任地方治安官员的文人形象。诗中通过“曾劳弓剑事边尘”表达出主人公过去的军旅生涯,而“复绾铜章领徼巡”则展示了他如今在海滨小镇担任地方官职,管理治安的职责。诗人以“匹马向经吴地雪”描绘了他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行的艰辛,以及“一官遥寄越城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远方的思念。

“莺花水镇朝衙静”写出了海城的宁静与生机,即使是早朝时分,也唯有鸟语花香相伴。“虾菜江乡夜逻频”则展现了余公夜晚勤于巡逻,守护一方安宁的敬业精神。最后两句“三载铨闱应不负,定知霄汉沐恩新”,表达了对余公三年来工作的肯定,相信他的努力必定会得到朝廷的嘉奖,未来在更高的职位上也能沐浴皇恩,施展才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余公的忠诚与才干,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赠琉球典簿程氏赐归番易

冠带趋朝沐宠光,曾将声教化夷王。

扶桑东际非吾土,彭蠡西流是故乡。

白首还家江上骑,青山独对雪边房。

悬知陆贾风流在,不羡裴家绿野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履中侍大父入京

君家大父远朝京,念尔辞家侍此行。

绿酒红亭西上路,白云乡树故关情。

孤帆夜落秦淮水,双阙时闻禁邸莺。

莫道重闱今别去,乡人遥待锦衣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江山陈仲晋

墨绶新悬鬓己皤,宦游西上易蹉跎。

青山竟掩孤坟在,浮世仍传并秀多。

门柳不堪愁里赋,琴台谁忍醒时过。

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闽藩从事考满

西游怅饮气偏豪,多少同声惜户曹。

别路断鸿将去棹,乱山残雪送征袍。

蓬莱春近莺声早,阿阁云开凤影高。

明到五门朝觐后,相思空有梦魂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