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绶新悬鬓己皤,宦游西上易蹉跎。
青山竟掩孤坟在,浮世仍传并秀多。
门柳不堪愁里赋,琴台谁忍醒时过。
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