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山陈仲晋

墨绶新悬鬓己皤,宦游西上易蹉跎。

青山竟掩孤坟在,浮世仍传并秀多。

门柳不堪愁里赋,琴台谁忍醒时过。

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江山陈仲晋》表达了对故友陈仲晋的深切哀悼和对其人品才情的怀念。首句“墨绶新悬鬓己皤”,描绘了陈仲晋新近获得官职却已白发苍苍的画面,暗示了他的生涯坎坷与岁月流逝。次句“宦游西上易蹉跎”进一步强调了他在仕途上的艰辛和时光的消磨。

第三句“青山竟掩孤坟在”,以青山环绕孤坟的景象,渲染出陈仲晋离世后的凄凉,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永久长眠的哀思。第四句“浮世仍传并秀多”则转而称赞陈仲晋生前的才华横溢,在世间仍有口皆碑。

第五句“门柳不堪愁里赋”,借门前柳树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暗示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最后一句“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诗人遗憾自己没有像公子荆轲那样珍贵的宝剑,只能将哀思寄托于空林野树,表达了对亡友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闽藩从事考满

西游怅饮气偏豪,多少同声惜户曹。

别路断鸿将去棹,乱山残雪送征袍。

蓬莱春近莺声早,阿阁云开凤影高。

明到五门朝觐后,相思空有梦魂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陈逸民

万事忘机一布裘,似君宜向古人求。

秋风几度惊双鬓,夜梦无应到五侯。

多暇兴来犹散帙,老年身倦少登楼。

蔡家尚有文姬在,对酒当歌且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连川赵原沧洲图

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

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

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

遥知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偕陈叔韬宿崇山兰若期少尹陈思孝不至赋得近体一首遂书于壁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