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的静谧与清冷。首句“疏星冻霜空”,以“疏星”和“冻霜”营造出一片空旷而寒冷的夜景,星星稀疏,霜冻凝结,给人一种孤寂之感。接着,“流月湿林薄”一句,将月光比喻为流动的水,湿润了薄薄的树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湿润,同时也暗示了月光的柔和与细腻。
“虚馆人不眠”,点明了诗人所在之处是一座空荡荡的馆舍,而诗人却难以入眠,可能是因思绪万千,或是对远方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忧虑,使得他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无法安睡。最后,“时闻一叶落”则以细微的声音——落叶声,作为背景音,增加了环境的静谧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寒夜的独特氛围,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外在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不详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
何处高吟痛饮,黄华翠竹都迷。
轧轧机声日暮,依依杨柳春柔。
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
头上乌纱分赠,箧中缟楮相酬。
不道别时长别,谁知愁是真愁。
君家云阳下,忽向云阳归。
行路有南北,看山无是非。
三湘回雁尽,孤剑白虹飞。
亦欲投簪去,从君采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