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二)

轧轧机声日暮,依依杨柳春柔。

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何得之先生故居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首句“轧轧机声日暮”描绘了机器在黄昏时分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氛围。接着,“依依杨柳春柔”一句,以杨柳的轻柔姿态,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故居周围环境的宜人。

“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则表达了对故居主人及其家庭的怀念之情。这里提到的“中郎”和“小女”,可能是对何得之先生及其家人的尊称,而“《高邮》”可能指的是何得之先生所作或所传唱的一首作品,或者是某种特定的音乐风格。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故居主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也暗示了何得之先生在文学或艺术上的成就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逝去人物的尊敬与哀思,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三)

头上乌纱分赠,箧中缟楮相酬。

不道别时长别,谁知愁是真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送谭仲章归长沙

君家云阳下,忽向云阳归。

行路有南北,看山无是非。

三湘回雁尽,孤剑白虹飞。

亦欲投簪去,从君采蕨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我我亭诗

我游于袁,于龙之干。有辟闲闲,有环言言。

有构桓桓,维集之安。我居我处,我笑我语。

有翼其所,而敢予侮。我植孔嘉,我构孔华。

曾莫之迎,而莫我多。彼驰者子,亦孔劳矣。

既我觏矣,亦莫我逑矣。嗟殷氏之老,犹弗桓是友。

我不我友,将谁归咎。温温其和,浏浏其清。

蔼蔼其芳,焕焕其明。嗟维古之人,尚或予听。

形式: 四言诗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江北流民七十口,三十馀年在江表。

朋凶结恶四百馀,白刃差差历村保。

崩腾所向如投空,白昼攫金都市中。

顷由南昌入丰邑,反赂守者为先容。

长官坐堂寇入室,妻子莫逃况金帛。

岂无乡民敢相敌,长官一挥翻辟易。

临江贰守廉且武,手缚其渠散其伍。

岂惟乡民得按堵,邻境闻之皆鼓舞。

其渠在狱伍四归,天府上功民俗熙。

乃知一念敬厥职,万事至难皆可为。

人民社稷我所有,安得坐视如鸡狗。

人在鸡狗犹爱之,民社岂在鸡狗后,请君看取临江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