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邦衡惠淳字韵佳什回首十年间不知几往返矣虽岁月逾迈而格律益高降叹不足敬用赓和

扫迹龙门六小春,渴闻谈论齿生津。

筑岩勋业方图旧,倚市工夫谩斗新。

百二山河行入手,三千风月莫迷人。

弥缝直出羲农上,举世终由鲁叟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龙门扫除痕迹度过六个春天,渴望听到知识讨论让我口生津液。
在建立功业的道路上,正计划着回归旧时的辉煌,而在市场中忙碌,徒然争斗新事物。
掌握着如百二山河般的广阔领域,但要保持清醒,不被三千风情月色所迷惑。
我的行为直接超越了伏羲和神农,世人最终会明白,淳朴如同鲁国老人的智慧才是根本。

注释

扫迹:清除痕迹,比喻专心学习。
龙门:古代学府名,比喻学问之门。
勋业:功绩,事业。
倚市:在市场上,指世俗生活。
三千风月:泛指美好的景物和情感。
弥缝:弥补缝隙,比喻改进或提升。
羲农:伏羲和神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人。
鲁叟:鲁国的老人,象征淳朴智慧。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必大对胡邦衡惠淳字韵佳什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时光流转的感慨。首联“扫迹龙门六小春,渴闻谈论齿生津”描绘了胡邦衡在学术上的活跃与才情横溢,仿佛龙门才子,谈论间令人精神焕发。颔联“筑岩勋业方图旧,倚市工夫谩斗新”赞美胡邦衡既有深厚的传统学问根基,又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境界。

颈联“百二山河行入手,三千风月莫迷人”进一步强调了胡邦衡的治学态度,意指他有能力把握复杂的学问,同时提醒自己和他人不要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尾联“弥缝直出羲农上,举世终由鲁叟淳”高度评价胡邦衡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认为他的品行堪比古代圣贤,希望世人能从他身上学习到淳朴的美德。

整首诗以友情为纽带,通过赞扬胡邦衡的学识、品格和成就,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学问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胡邦衡赋琉璃灯帘诗次韵

鸡林空诧夜明帘,鳌禁曾迎金炬莲。

却向江城度元日,同看灯箔乐新年。

盘红坐觉光如昼,鞍白端令意欲仙。

归对短檠惟寂寞,酒醒漏永不成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胡邦衡端明用癸巳旧韵宠赐佳篇辄续貂为不一之贺

闰六还同载诞辰,寿川方至浩无津。

位虚左辖民瞻旧,职视西枢睿眷新。

玉果又沾汤饼客,银环仍进雪肤人。

风流富贵谁能并,未害先生道德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胡涣季享示寿诗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韵答之(其一)

诸父声名塞两间,圭分青白毂朱丹。

莫年勋业心方壮,前日奸谀骨尚寒。

闻道秋官还简擢,独怜处士失荣观。

如今喜见当家子,应赋忠州此日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胡涣季享示寿诗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韵答之(其二)

杲杲朝曦正在东,文心诗耳一时聪。

学当鼎盛犹无敌,才过颐期想更工。

此去宦游谈笑里,后来家庆画图中。

俾昌俾乂诗人事,不似荒虚汉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