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暗双双照用分,几人亲到孟尝门。
街头不识真弥勒,却向灵山问世尊。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十五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明暗对照的手法,寓言深刻。"明暗双双照用分"暗示了世间光明与黑暗并存,揭示出人生的两面性。诗人接着提到"几人亲到孟尝门",孟尝门象征着贤达或学识之门,意指真正能理解并追求真理的人寥寥无几。
"街头不识真弥勒"描绘了在熙攘的市井中,人们往往难以辨识真正的智慧和慈悲,如同不识得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最后一句"却向灵山问世尊"则表达了对至高无上的佛祖的敬仰,意味着寻求真理的人应该去寻找内心的清净之地,而非被世俗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对智慧的追寻和对世俗虚伪的批判,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不详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南北东西老赵州,见人骑马也骑牛。
清风月下寻归路,夫子门前问孔丘。
换手搥胸哭老爷,棺材未出死尸斜。
不如掘地深埋却,管取来年吃嫩茄。
佛性分明脱有无,醋酸何用挂葫芦。
薄雾轻烟留不住,扁舟已过洞庭湖。
见处孤危立处高,急如石火利如刀。
到家问路家何在,掀倒棋盘脱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