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岘山的壮丽景色和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南□会要地"暗示了岘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可能是军事或政治上的关键所在。"峨峨峙岘首,浓绿叠千嶂"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峻峭和植被的繁茂,展现出山的雄伟壮观。
"群峰相迤逦,顽□厕□□"可能是在描述山峦连绵起伏的景象,"顽□厕□□"可能是形容山石奇特,难以名状。"汉流纪东麓,汪汪□□涨"则描绘了汉水在山脚下流淌,水面宽阔,波光粼粼。
"原隰错绮组,云□织纤纩"运用了比喻,将平原和低洼地比作织锦,云雾比作丝线,描绘出一幅如画的风景。"景物革四时,眺听增万状"表达了四季变换中岘山景色的丰富多样,令人赏心悦目。
诗人提及羊公(羊祜)的历史事迹,他在此地镇守并有所作为,帮助平定吴国,成为英雄。"经国有馀裕,□□此登访"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以及自己登临此地的感慨。最后"表表□形势"是对岘山整体形势的赞美,强调其险要的地势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景寓情,借岘山赞美英雄人物和历史遗迹的宋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