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纱帽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感旧纱帽》,通过一顶乌纱帽,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昔日那位君子赠给诗人一顶白头翁装饰的帽子,如今这顶帽依然戴在头上,但那位君子却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反映出物是长存而人是易逝,物件虽然还在,却失去了与之相伴的人。最后两句“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景象,通过岐山的明月和坟墓前的秋风,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感慨。整首诗情真意切,表现了深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首(其一)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兴二首(其二)

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

热处先争炙手去,悔时其奈噬脐何。

尊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

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感所见

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

莫嫌山木无人用,大胜笼禽不自由。

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

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春

老思不禁春,风光照眼新。

花房红鸟觜,池浪碧鱼鳞。

倚棹谁为伴,持杯自问身。

心情多少在,六十二三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