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岩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

青山作计常千古,只露岩前月半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世间的事情总是满盈后就会亏损,十分的时候又怎能比得上八分的完美呢。
长久以来,青山自有它的打算,常常是隐藏在云雾中,只露出山岩前的一轮半圆月亮。

注释

世事:指世间万物、人事。
满则亏:事物达到极点后就会开始减少或衰败。
十分:极致,完全。
何似:怎比得上。
八分时:八分的状态,适度而不过分。
青山:青翠的山峦。
作计:自有打算,暗含深意。
常千古:长久不变。
只露:仅仅露出。
岩前:山岩前面。
月半规:半圆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鉴所作,名为《月岩》。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自然永恒的深刻感悟。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哲理: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盛极而衰的规律,一切过度的充盈都会走向消亡。而“十分何似八分时”则是说达到十全的完美状态难以长久,往往在未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呈现出不如以前的景象。这两句诗既是对人生和世事的一种感慨,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天道轮回的智慧。

"青山作计常千古,只露岩前月半规。"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青山作计常千古”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赞美之情,而“只露岩前月半规”则是说在这片长存的青山面前,只有月光如同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默默地丈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月半规”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夜观明月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永恒,也可以看作是对世事无常与自然不朽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变化多端和自然界永恒不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收录诗词(35)

刘鉴(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王

金陵使者过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无处不周回。

莫言率土皆王化,且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丁宁频属付,春风先到凤皇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元鲁县琴台

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

千年一琴台,眷焉涕盈襟。

遗爱食县社,公宁不堪任。

此台即甘棠,忍使无馀阴。

旁舍高以华,大豪日捐金。

苍云玄武暮,鬼物凭阴岑。

尚德抑玄虚,坠典谁当寻?

我兴荐寒泉,百拜公来临。

公来不能知,落日下饥禽。

怀哉空山里,鹤飞猿与吟。

当年于蔿歌,补衮一何深。

承平示得意,独能正哇淫。

君相此一时,又复悟良箴。

谀臣坐废黜,盍亦起幽沈。

蒲轮竟颓毂,香草空深林。

寂寞授书室,孤甥举遗衾。

生平谅已然,薄俗矧来今。

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

夔旷不并世,月露为知音。

人间蹄涔耳,已矣非公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见率斋王廉使(其七)

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

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见率斋王廉使(其三)

人物东南又一初,甲田气运恰相符。

王通今日经重续,关朗当年筮不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