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物东南又一初,甲田气运恰相符。
王通今日经重续,关朗当年筮不诬。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鉴所作,名为《见率斋王廉使(其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良好年华和农业生产的美好祝愿。
"人物东南又一初" 这句点出了时序,即在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之际;"甲田气运恰相符" 强调了农事活动与自然节气的和谐统一。这里的"甲田"指的是良田,而"气运"则是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诗人通过这两者的相符合来表达对农业生产的期待。
接下来的"王通今日经重续,关朗当年筮不诬" 则是在叙述历史事件。"王通"应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而"今日经重续"意味着重温或继承其精神;"关朗"和"当年筮不诬"则是对历史事实的引用,表明某种公正无私的品质没有被误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尊重。同时,这也体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关切。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这样的诗歌表达出对平静、公正以及自然规律的向往,是诗人内心深处所持的一份理想。
不详
渡孟升陑未岁馀,访箕问虺即求书。
从来文武相经纬,正在朝廷妙卷舒。
七岁入小学,十五学时文。
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
秦中多贵游,几与书生亲。
年年抱关吏,空笑西来频。
在昔学语初,父兄已卜邻。
跛鳖不量力,强欲缘青云。
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负薪。
寂寥抱玉献,贱薄倡优陈。
青衫亦区区,何时画麒麟。
遇合仅一二,饥寒几何人。
谁留章甫冠,万古徒悲辛。
一水凝寒棹不开,几人于此欲船回。
思君却有扁舟兴,半夜直冲风雪来。
一冬晴暖春相似,欲叩吟关未有诗。
折得梅花装担了,起程还是雪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