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其一)

八叶炎图茂,千龄圣主昌。

农桑开汉域,礼乐焕周庠。

晏粲三登乐,讴吟七闰长。

徽名辞镂玉,盛举冠前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八叶炎图繁茂,千年圣主繁荣昌盛。
农业和蚕桑在汉朝疆域中蓬勃发展,礼仪音乐在周朝学校中焕然一新。
宴会上三次欣赏到音乐盛宴,歌声持续了七个闰年长久。
他的美德被刻在美玉上,这次盛大的庆典超越了之前的君王。

注释

八叶:比喻王朝兴盛。
炎图:象征光明的统治。
千龄:千年盛世。
圣主:贤明的君主。
农桑:农业与蚕桑。
汉域:汉朝疆域。
礼乐:礼仪和音乐。
周庠:周代的学校。
晏粲:宴会的欢乐。
三登:三次。
七闰长:持续七年闰年。
徽名:美德的名称。
辞镂玉:刻在美玉上的赞美。
盛举:盛大的庆典。
冠前王:超过先前的君王。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着皇权颂歌色彩的诗句,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八叶炎图茂"和"千龄圣主昌"表达了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敬仰之情,皇权的稳固与延续被比喻为自然界中植物的茁壮成长。

"农桑开汉域"可能暗指农业的繁荣,与古代中国社会重农轻商的传统相呼应,而"礼乐焕周庠"则是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兴盛,"周庠"特指古代圣贤之所,象征着文化和道德的高峰。

"晏粲三登乐"中的"三登乐"可能意味着某种重复发生的喜悦事件,而"讴吟七闰长"则是对诗歌或音乐的长久传唱。在古代中国,音乐与礼仪紧密相连,是文化和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徽名辞镂玉"中的"镂玉"通常用来形容文字或文章之美好,而"盛举冠前王"则是对某位君主或人物的赞誉,可能暗示其在历史上的杰出地位和成就被后人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歌颂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与文化双重繁荣的社会状态。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六四叔青字韵

写出吴中胜,平生历历经。

露窥烟渚静,山入柁楼青。

老气何由逸,奔晖不肯停。

北潭摇梦否,渌面照轩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六四叔韵

笋舆沾汗每苍黄,今日追随得快凉。

水落不知沙径改,风微如靳橘林香。

我缘新病仍添懒,君不时来有底忙。

只恐家山诮人去,十年秋兴在殊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张守韵四首(其四)

泣怀三献玉,廉拒四知金。

势利焚和猛,诗书汲古深。

贵无长得意,闲有自由心。

岣嵝丹砂在,盟寒傥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张守韵四首(其三)

瓦白霜封缟,波清月漾金。

柝沈秋垒静,人语夜堂深。

故国归何日,寒衾事满心。

庭松怜手植,擢干已弥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