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首句“七年守郡罢三年”表明诗人曾经在官场沉浮多年,但最终选择放弃,转而隐居山林。接着“卖尽山中五顷田”则是隐逸生活的物质基础,这些田地虽已卖出,却足够诗人维持简朴的生活。
第三句“书籍可捐衣可典”,透露出诗人的生活虽然简陋,但精神世界依然丰富。书籍和衣物,都是他唯一可以变现的财产,但这些对他来说并非生计所迫,而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最后一句“犹能醉面仰看天”则展现了诗人在物质生活简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和豁达。他可以沉浸于饮酒中,也可以仰望着广阔的天空,感受自然之美,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真正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艰苦环境下保持精神独立和豁达心态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