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书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释

偶:偶然。
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寒:指寒冷的冬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偶来松树下”,以“偶来”二字,透露出诗人并非刻意寻访,而是偶然间来到松树之下,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高枕石头眠”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休息场景,石头作为床榻,更显其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与世隔绝、超脱尘俗的生活意境。在山中,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没有了日历的记录,寒暑交替也难以察觉,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对传统社会束缚的挣脱,是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归于宁静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后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1)

太上隐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民国元年革新制度开学谒圣初用鞠躬礼诗以志感(其一)

后时偷谒圣,拜跪恐人看。

制度更新日,威仪率旧难。

春风频送暖,晓日尚馀寒。

反古原非计,问心且可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榴花

王母庭前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真定怀古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暂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句(其三)

檐垂冰箸晴先滴,草屈金钩绿未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