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真定怀古》由宋代诗人石延年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首句“光武经营业未兴”,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字文叔,史称光武帝)为例,描述他尚未建立伟业之时的情景。这里的“经营”既指治理国家的策略和行动,也暗含着创业初期的艰难与挑战。光武帝在位期间,确实经历了从起兵反莽到最终统一全国的过程,此句预设了后续历史转折的背景。
次句“王郎兵革暂凭陵”,则转向了另一位历史人物——王郎。王郎是汉末群雄之一,曾一度自立为帝,但很快被刘秀击败。这里的“兵革”指的是战争,而“凭陵”则有倚仗、凭借之意,暗示王郎虽有短暂的权力与气势,却未能持久。
接下来,“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这两句诗将话题转向了历史的深层意义。后汉功臣之力,指的是东汉时期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然而,诗人通过“不及滹沱一片冰”这一形象的比喻,强调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以及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滹沱河的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不可逆转,暗示即便是最伟大的功臣,也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深思。诗人借古喻今,提醒人们在面对历史与自然时,应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