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八)朱藤

袅袅数尺藤,往岁手亲插。

西庵敞短檐,藉尔两相夹。

岁久终蔓延,枝叶已交接。

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

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

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

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八)朱藤》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园中藤蔓景象。"袅袅数尺藤"开篇即写出藤蔓的柔韧与生长力,"往岁手亲插"则透露出诗人对它的亲手照料和情感纽带。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藤蔓在西庵短檐下的生长过程,它逐渐蔓延,枝叶交织,形成一片阴凉,"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描绘了藤蔓开花结实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

诗中"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表达了夏日藤荫下的惬意,而"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则流露出对藤蔓安全的关心,担心风雨会对其构成威胁。然而,诗人以"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结尾,展现出对藤蔓坚韧耐寒品质的赞赏,即使寒冬也能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朱藤的生命力和诗人对园中草木的深情,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九)牵牛

《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

薰风篱落间,蔓生甚绸缪。

谁琢紫玉簪,叶密花仍稠。

日高即揪敛,岂是朝菌俦。

阴气得独盛,下剂斯见收。

便须作花庵,谁与迂叟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二十)芦

江湖渺无际,弥望皆高芦。

芦本水滨物,久疑平陆无。

移根偶种植,沟浅土不污。

纵横勿遍地,叶卷多葭莩。

白花可为絮,长干须人扶。

每当风雨夕,萧萧亦江湖。

宛如扁舟过,榜人共歌呼。

浩然发归兴,岂为思莼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沈石田追仿黄大痴长卷为林御史舜举题

大痴道人顾长康,平生痴绝仍画绝。

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

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复嶂重湖天所设。

渔工樵子互出没,定有高人在岩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画家山水诀。

为人说此亦徒然,把笔安能指下传。

对本临模未为苦,运思想象谁能专。

晴窗设色手自改,输与吾乡沈石田。

形式: 古风

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

远山近山翠浪倾,爱此万叠秋初晴。

已多浮云岩下宿,只有暮霭空中生。

草树纷纷纵复横,风回落叶填涧坑。

哀猿啼处日将暝,谷口不见樵夫行。

重洲复渚望不极,渔舟独出沙鸥惊。

三山二水昔人句,仿佛当时登石城。

何如攒蹙寻丈里,一目千里当前呈。

画家意匠劳经营,墨气浓淡皆有情。

平生见此真有几,不负长安许道宁。

残山岂合推马远,寒林亦宜矜李成。

世间神品吾所遇,沈老旧藏高克明。

二图作配实相称,品格岂待宣和评。呜呼!

人言名画真是名,一笑顿觉千金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