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成性的《过浔阳饮李藜仲署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李藜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
首联“不见李生久,山城此一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同时也描绘出山城的偏远与孤寂,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崎岖蜀道远,邂逅故人孤。”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不易,蜀道之难行,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不易得。同时,“故人孤”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冷清与孤独,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颈联“枳棘拘能吏,豺狼剩腐儒。”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人用“枳棘”比喻困顿的官吏,用“豺狼”形容残暴的士人,形象地揭示了官场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愤慨。
尾联“享安吾辈耻,大约共艰虞。”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和同辈人享受安逸生活感到羞愧,认为这与当前社会的艰难困苦不相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强烈意识,以及对改善社会现状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与友人的重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