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后谷黄公祠》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对后谷黄公祠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肃皇末造海波腥,谁挽天河洗甲兵”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海疆动荡不安的景象,暗喻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亟需英雄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却无人能挽天河水来洗净战乱中的兵器,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颔联“养士百年无义旅,捐躯一旦是书生”揭示了长期以来国家虽有培养人才的举措,但真正能够为国效力、英勇牺牲的却是那些原本只是读书人的知识分子。这句诗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未能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深深遗憾。
颈联“挥戈许国身前语,食庙追功死后名”通过描述英雄在生前为了国家利益而慷慨陈词,以及死后被供奉在庙宇中,受到后人追忆和纪念的情景,强调了英雄主义精神的永恒价值。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行为的赞扬,也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颂扬。
尾联“古木寒风凛生气,瓣香回首一沾缨”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古木”、“寒风”、“生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英雄事迹的铭记与传承。最后,“瓣香回首一沾缨”一句,既是对英雄的祭奠,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追随与效仿。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敬仰,也蕴含了对国家兴衰、人才价值、民族精神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