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后谷黄公祠

肃皇末造海波腥,谁挽天河洗甲兵。

养士百年无义旅,捐躯一旦是书生。

挥戈许国身前语,食庙追功死后名。

古木寒风凛生气,瓣香回首一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谒后谷黄公祠》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对后谷黄公祠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肃皇末造海波腥,谁挽天河洗甲兵”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海疆动荡不安的景象,暗喻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亟需英雄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却无人能挽天河水来洗净战乱中的兵器,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颔联“养士百年无义旅,捐躯一旦是书生”揭示了长期以来国家虽有培养人才的举措,但真正能够为国效力、英勇牺牲的却是那些原本只是读书人的知识分子。这句诗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未能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深深遗憾。

颈联“挥戈许国身前语,食庙追功死后名”通过描述英雄在生前为了国家利益而慷慨陈词,以及死后被供奉在庙宇中,受到后人追忆和纪念的情景,强调了英雄主义精神的永恒价值。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行为的赞扬,也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颂扬。

尾联“古木寒风凛生气,瓣香回首一沾缨”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古木”、“寒风”、“生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英雄事迹的铭记与传承。最后,“瓣香回首一沾缨”一句,既是对英雄的祭奠,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追随与效仿。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敬仰,也蕴含了对国家兴衰、人才价值、民族精神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发仙岩重别卫郡守于虎溪桥

数月追欢意未阑,仙岩禅榻重盘桓。

一天晴雪清春丽,万树梅花白昼寒。

曲沼飞觞桥外转,悬泉喷玉雨中看。

虎溪信宿成三笑,回首方舟欲别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万明府邀游前仓宝胜寺

龙象凄凉几劫灰,独余双塔在蒿莱。

春风藓合亡朝石,落日烟生望海台。

千载布金人已泯,廿年挟策客重来。

寻常兴废无须问,且为尘踪浣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摇动岩

山中万石斗岧峣,怪底层岩可动摇。

讲座未开头已点,神鞭不用手堪招。

推移独力疑迁鼎,搏拊遗音似韵韶。

正倚仙凫穷胜赏,无端归鹢出寒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西城新居

儿曹卜宅近西墉,越客归来膝仅容。

谩挟啚书时自校,若劳车马日相从。

柴门不闭随题凤,尘榻犹存可卧龙。

已办一蓑南郭外,圣恩傥许遂明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