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山中万石耸立,气势磅礴的景象。诗人以“摇动岩”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联“山中万石斗岧峣,怪底层岩可动摇”,开篇即以“万石”、“岧峣”描绘出山石之高峻,同时“怪底层岩可动摇”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
颔联“讲座未开头已点,神鞭不用手堪招”,运用比喻手法,将山石比作讲座,未开始已显其要点,而“神鞭不用手堪招”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力的强大,无需人力干预,万物自能运转。
颈联“推移独力疑迁鼎,搏拊遗音似韵韶”,通过“推移独力”和“疑迁鼎”的形象,展现了山石在自然力量作用下变化万千的景象,而“搏拊遗音似韵韶”则以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自然界和谐美妙的声音,仿佛是天地间最动听的乐章。
尾联“正倚仙凫穷胜赏,无端归鹢出寒潮”,诗人借“仙凫”和“归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寒潮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的来临,与之前的夏日胜景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万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