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二)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

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翻译

寒冷的夜晚,灯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迎接黎明的到来。
高大的房屋被春雨惊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变换。

注释

寒灯:形容灯光昏暗。
晓焰:破晓时分的火光。
重屋:高大的房屋。
惊春雨:被春雨打搅。
远行人:离家远行的人。
路逢:在路上遇到。
泥泞阻:道路因泥泞而难以行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春雨中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寒灯扬晓焰”描绘了一幅清晨灯火微弱的情景,暗示着夜深人静,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心境。“重屋惊春雨”则表达了室内外的对比,室外春雨绵绵,室内却是宁静而又有些许惊讶的情感。

“应想远行人”一句,转换了情景,从个人心境到关切远方旅行者的处境。这里,“远行人”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是一个承载着诗人思念的象征。而“路逢泥泞阻”则生动地描绘了远行者所遭遇到的困难与艰辛,泥泞之路不仅是旅途中的一种现实障碍,也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长,通过对春夜寒灯和远行人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三)

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

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四)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五)

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

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