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渔阳鼙鼓忽三挝,宛转峨眉别翠华。

此日荔枝成恨果,当年芍药总愁花。

怨深生死心难隔,情至人天路不遐。

蜀道至今悲锦袜,谁怜战骨化猿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马嵬》由明代诗人郭辅畿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情感共鸣。

首句“渔阳鼙鼓忽三挝”,以生动的音响描绘了安史之乱爆发时的紧张氛围,暗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命运转折的背景。接下来,“宛转峨眉别翠华”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哀婉之情。

“此日荔枝成恨果,当年芍药总愁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荔枝的苦涩与芍药的愁容比喻为两人爱情的悲剧结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接着,“怨深生死心难隔,情至人天路不遐”表达了即使生死相隔,两人的深情厚谊也难以割舍,情感真挚动人。

最后,“蜀道至今悲锦袜,谁怜战骨化猿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通过蜀道的悲凉景象和战骨化为猿沙的凄惨情景,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157)

郭辅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漳山行赠桃花

蘼芜山路马啼香,园客庐边见靓妆。

烟月多情如笑我,胭脂薄命未逢郎。

世无净土佳人隐,天有闲春旅客忙。

为问杏花何日嫁,烦君先为制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木棉庵见诛贾似道碑

荒垣落日草芊芊,愁听行人说木棉。

白骨何能闻蟋蟀,游魂疑尚滞歌筵。

秋深葛岭荒明月,夜半西湖怨杜鹃。

见说吴山多蔓草,冬青无树起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舟次寄人

江上枫行老却秋,思君冷露落孤舟。

文章有鬼才人病,书剑无灵客子愁。

多种菊花称上药,好裁香草作轻裘。

世情不敢他相问,佳句成时示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自天兴车尘渍衣数寸过漳市购得六朝唐人诗词夜半读之

闽山十日总无奇,偶破尘情赖有诗。

每爱谢陶能作我,独推李杜不相师。

风云句老成残蜕,花月题删减旧痴。

韵语今宵休读尽,几多无字道旁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